赴美行程 |
作为中国首屈一指的戏剧活动,今年10月份的第四届乌镇戏剧节成功吸引了一票戏友和一群文艺背包客的关注。然而,与往年不同的是,媒体报道的聚光灯对准的并非阳春白雪的戏剧舞台,而是设置在观众入口处、平易近人的“人脸炸鸡”!噢不对,是人脸闸机(说真的,能起个再难听点儿的名字吗?)。
这不,人类的“检票史”从撕副券、打小孔到刷磁条、刷电子标签、刷二维码,终于进入了刷脸的时代。也难怪对门儿曹奶奶(CNN)脑洞大开决定使用自拍照通过闸机了。
技术层面上,人脸闸机主要需要捕捉(类似美颜相机)和匹配(类似图片搜索)两道工序。曹奶奶解释道,今年戏剧节时前往乌镇的游客需要提前上传照片至数据库,而闸机上的摄像头将对人脸录制短视频,视频的人脸抓取和与数据库的配对由人工智能完成。据本次“乌镇刷脸”的技术支持方——“百度公司”介绍,这套系统的准确率可以达到99.77%,而识别过程仅0.6秒。
虽然人脸闸机是一次大胆地尝试,但人脸识别早已不是个别行业的个别现象——美国联邦调查局(FBI, Face Becomes Identity)据称拥有世界上最大的虹膜识别数据库;微软Surface tablet允许刷脸登入账户;美国优步对新注册司机进行面部认证;万事达也计划在新的一年推出人脸识别支付系统;林丹出轨事件中遛狗的张馨予也正是被人脸识别系统认了出来才登上头条。(最后一条纯属虚构)
实际上,科研中人脸识别常与机器学习、图像检索等概念相结合,作为一个统一的研究方向,称为“图像识别”。小到扫描二维码、大到汽车自动驾驶,图像识别作为人工智能领域的重要分支,在各国高校的计算机科学研究中占有不可替代的位置。
举个栗子,笔者码字之时,大名鼎鼎的卡内基梅隆大学计算机科学学院(SCS)就在官网上低调地炫耀着其人脸识别团队即将与脸书开展合作的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