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宿待产 |
美国生孩子|携程亲子园虐童为什么那么狠
美国生孩子|携程亲子园虐童为什么那么狠最新消息,携程亲子园虐童三人已经被刑拘,话说,自从有了孩子后,最看不得的是弱小如斯的孩子受到成年人的强势伤害,公检法介入虽然让小美妈轻呼了一口气;
这些年,国家的建设取得了让人瞩目的成就,但是隐隐中我们好像有些东西丢失了,老人不再敢扶了,虐童的事情也时有发生!
这是怎么了?曾经初中语文就学过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都去哪儿了?如何才能保护号我们的孩子,我们的未来?
下面这个视频也许能告诉我一些东西!
这个段美国视频后半段,一位成年女性只顾打电话,无意碰撞了小女孩却不肯说抱歉,虽然没有什么严重后果,孩子也没有什么实质性的伤害,但美国的警察差点就把这位只顾打电话不看路的女人拷走。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的是,彰显社会文明程度的标杆是“儿童友好”,在对待孩子的教育问题上,应该以纠正、引导和榜样为主;
同时也告诉我们,在美国人眼里,儿童的事情都是大事情!
图23
尊重”应不分年龄
过往美福嘉儿 分享的文章中,曾经指出美国的社区建设、公共设施,一定会兼顾儿童需要;
一个城市的大型社区附近儿童游乐场必备:沙坑、秋千、球场;图书馆必备儿童专区;
公园有专属的儿童游乐区,有机会到美国旅游的小伙伴,请打开你的谷歌地图,除非你跑到什么荒无人烟的地方,否则3公里范围内必有儿童乐园,而且是不收门票的。
这也是儿童友好。或者说,叫“儿童友好社区”。
美国新近出台一则规定,也让人叹服他们对儿童的保护力度。
美国护照将表明犯罪记录——只要是曾经性侵未成年人的罪犯,都会在他们的出国护照上标注:“持有人曾性侵未成年人,依美国法律为性犯罪者。”旨在遏制剥削儿童和儿童性观光产业。
全方位的“儿童友好”保护
儿童友好社会并不是凭空出现的,美国能被称之为“儿童天堂”,除了硬件、福利方面的铺设以外,全民意识和法律的保护尤其重要。
美国在1974年就通过了《儿童虐待预防和处理法案》, 1984年又通过了《儿童保护法案》。
这些法案的威力在于“组合拳”:通过一系列成熟的法律和政策保护体系,全方位的将儿童利益置于高强度监视之下。
美国刑法中把虐待儿童列为四种类型:
1,身体虐待(P h ysicalA buse)。如打屁股,扭耳朵等。或者因照料不周,造成孩子的身体伤害。
2,性虐待( S e x u a lA buse)。比如,触摸身体儿童私处,对儿童“露阴”,要求儿童进行性行为(不管得逞与否),对儿童展示黄色作品,等等。
3、忽视(N eglect)。比如:没有给孩子提供基本的衣食住行条件,不为孩子提供应有的医疗、教育,以及照顾不周导致孩子受伤,等等。
4、心理感情虐待(Psycho-logical/Em otional abuse)。比如:逼迫孩子不喜欢做的事,责骂,吓唬、恐吓,过度的惩罚,等等。
2013年,美国发生了一起和携程案类似的幼儿园虐童事件。 事情发生在弗吉尼亚州被指控幼师名为Jordan,法律认定她有殴打和霸凌她负责的孩子,受害者多达13人。“她故意把水洒在一个女孩头上,让那孩子嚎啕大哭,”...
最终在2016年的法庭宣判中,Jordan 面临多达39项指控,七项虐待儿童重罪和三项轻微罪成立。被判处13年监禁,另加10年过渡期,并禁止从事任何与儿童接触的工作。
光从文字中大家可能不知道这判罚的严重程度,简单来说这比弗吉尼亚州“过失导致死亡的刑期还要高”,我们还可以对比一下国内的法律,相信大家会更清晰一些。
我国刑法里没有“虐待儿童罪”,所以儿童虐待的判罚依据是“虐待罪”,虐待罪的法律依据:第二百六十条虐待家庭成员,情节恶劣的,处二年以上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致使被害人重伤、死亡的,处二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从保护力度来讲,是不是高下立判呢?
Past 2
推搡、管芥塞嘴,携程的这次虐童事件,再次引起父母们的共鸣和担忧,在了所有人——刚刚挣扎着进入中产的国人的伤口上,狠狠的洒了一把盐:
别谈什么无处安放的青春了,我最无处安放的是我家孩子。
别谈什么城市心灵和人际信任了,我最想要的,是一个可以信任的育儿嫂。
火辣辣地疼啊。
孩子是每个家庭的共同疼痛。
而孩子,在一个没有做好“儿童友好”准备的社会里,积累了无数的憋屈、愤怒、伤害、恐惧。此刻,都一涌而出。
中国真的还没做好“儿童友好”的社区。
儿童友好社区是这样的:是对儿童权利、儿童福利体系的社区化演进,能够为少年儿童提供安全幸福可靠的成长环境,能够从社区中获益,.社区中有益于身心健康的建筑及自然环境……
这一理念,任重而道远.......
Past 3
病态人格的人很多。欧美也不例外。怎么避免这些人渣接触孩子呢?
抚育儿童又是一项特别特殊的工作,儿童因为无力表达,也不能自我保护,照顾他们的成年人,实质上是拥有着对儿童至高无上的权力的。
在制度设计上,儿童保护法律首先就是假设,每一个照顾儿童的监护人都有可能是恶的。
在社会意识上,每一个人都深入内心地把保护孩子视为一个人的基本道德,不管是自己家孩子,还是别人家孩子。
在我来看,携程虐童视频里,最让人痛心也让人觉得院方难辞其咎的有几个细节。
虐童阿姨嚣张地踢打孩子时,边上有其他老师在,竟然没有制止,在美国,教师、警察、影像工作者等等,虐童如果知情不报,同样要接受非常严重的惩罚!!!
欧美大量的幼儿教师取得学士、硕士资格,博士也有。工作本身也是有体面薪水的,工作环境也优美而有尊严。更重要的是,她们大多数情绪稳定、人格健全、真心喜欢孩子和自己的工作。
如果是在私立幼儿园上班,薪水更高。环境更友好。
老师和孩子的比例是有限额的。0岁-1岁的孩子,1位老师照顾不超过3个。4岁以上的孩子,不超过12个。被任用的老师多为三四十岁以上的女性,对婴幼儿行为有更多的宽容理解和共情。
在中国绝大多数幼教机构里,虽然也在效仿国外,一个班配两个老师加一个生活阿姨,但孩子上限往往不封顶。
再加上普遍的人文教育水准差,留守儿童长成的80后、90后本身多数有心理问题,未经筛查地大量进入幼教机构。
一位网友讽刺地说:“去年我自己去考了个幼教资格,我们班级里像我这样的全职妈妈少得可怜,大多数是十八九岁高中没毕业的小姑娘,并不是喜欢这个行业,而是找不到工作,也没其他技能,觉得幼教比较容易做,就来考资格了。自己的人生也是一片没头绪,浓妆艳抹、满口爆粗,自己还玩不过来呢,脾气也大得很,情绪也不稳定,一想到她们会成为未来很多孩子的老师,我真是担心极了。”
Past 4
国民教育,尤其是幼儿教育,是一个民族素质的未来,美国人正是很早就意识到这个问题,所以在儿童的保护上,极尽所能!
多少曾经被日本的幼儿教育所“震惊”,自认中国孩子在起跑线上就输了!感慨日本小朋友的素质和教养,难道这些日本孩子生而知之吗?
事实上,自明治维新之后,二战战败后,即使国贫民困,他们也在坚持幼儿教育义务制,给幼儿提供免费营养餐,他们当然知道“少年强,则国强”。
一个儿童的人生前7岁,生命的前三岁,都是一生最重要的基石。
一个民族的儿童的亲子关系和幼儿教育,是民族百年的基石。
一个没有打好基础的社会,在大学教育投入再多的资源,也只是一个金头银身铁臂的巨人,它的腿是泥土做的,异常脆弱。
2015年,我国的教育经费总投入是36129.19亿元,国家财政投入为29221.45亿元,占到GDP的4.26%。
十年前,也就是2005年,财政对教育的投入占GDP的1.3%。
进步是明显的,但是对比。
德国的5%,美国的7%左右,差距依然巨大,何况我们的人口基数放在这里,平摊到每个小孩头上,教育资金紧缺的很。
Past 5
儿童福祉在欧美也是经历了100多年的努力,才逐渐成为社会共识,我们的邻居日本也经历一个多世纪的育才坚持,才留住了在困境中崛起的潜力。
中国过去三十年,跳跃式的完成了许多国家半个世纪到一个世纪的发展历程,但对于儿童福祉的诉求,也只是近十年才出现了根本性的改变。
现在我们意识到它是一个痛点,正是改变的好时机,建立儿童友好社会的,需要我们上下努力!
但是….下一次的虐童案,何时爆出?
这些年,国家的建设取得了让人瞩目的成就,但是隐隐中我们好像有些东西丢失了,老人不再敢扶了,虐童的事情也时有发生!
这是怎么了?曾经初中语文就学过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都去哪儿了?如何才能保护号我们的孩子,我们的未来?
下面这个视频也许能告诉我一些东西!
这个段美国视频后半段,一位成年女性只顾打电话,无意碰撞了小女孩却不肯说抱歉,虽然没有什么严重后果,孩子也没有什么实质性的伤害,但美国的警察差点就把这位只顾打电话不看路的女人拷走。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的是,彰显社会文明程度的标杆是“儿童友好”,在对待孩子的教育问题上,应该以纠正、引导和榜样为主;
同时也告诉我们,在美国人眼里,儿童的事情都是大事情!
图23
尊重”应不分年龄
过往美福嘉儿 分享的文章中,曾经指出美国的社区建设、公共设施,一定会兼顾儿童需要;
一个城市的大型社区附近儿童游乐场必备:沙坑、秋千、球场;图书馆必备儿童专区;
公园有专属的儿童游乐区,有机会到美国旅游的小伙伴,请打开你的谷歌地图,除非你跑到什么荒无人烟的地方,否则3公里范围内必有儿童乐园,而且是不收门票的。
这也是儿童友好。或者说,叫“儿童友好社区”。
美国新近出台一则规定,也让人叹服他们对儿童的保护力度。
美国护照将表明犯罪记录——只要是曾经性侵未成年人的罪犯,都会在他们的出国护照上标注:“持有人曾性侵未成年人,依美国法律为性犯罪者。”旨在遏制剥削儿童和儿童性观光产业。
全方位的“儿童友好”保护
儿童友好社会并不是凭空出现的,美国能被称之为“儿童天堂”,除了硬件、福利方面的铺设以外,全民意识和法律的保护尤其重要。
美国在1974年就通过了《儿童虐待预防和处理法案》, 1984年又通过了《儿童保护法案》。
这些法案的威力在于“组合拳”:通过一系列成熟的法律和政策保护体系,全方位的将儿童利益置于高强度监视之下。
美国刑法中把虐待儿童列为四种类型:
1,身体虐待(P h ysicalA buse)。如打屁股,扭耳朵等。或者因照料不周,造成孩子的身体伤害。
2,性虐待( S e x u a lA buse)。比如,触摸身体儿童私处,对儿童“露阴”,要求儿童进行性行为(不管得逞与否),对儿童展示黄色作品,等等。
3、忽视(N eglect)。比如:没有给孩子提供基本的衣食住行条件,不为孩子提供应有的医疗、教育,以及照顾不周导致孩子受伤,等等。
4、心理感情虐待(Psycho-logical/Em otional abuse)。比如:逼迫孩子不喜欢做的事,责骂,吓唬、恐吓,过度的惩罚,等等。
2013年,美国发生了一起和携程案类似的幼儿园虐童事件。 事情发生在弗吉尼亚州被指控幼师名为Jordan,法律认定她有殴打和霸凌她负责的孩子,受害者多达13人。“她故意把水洒在一个女孩头上,让那孩子嚎啕大哭,”...
最终在2016年的法庭宣判中,Jordan 面临多达39项指控,七项虐待儿童重罪和三项轻微罪成立。被判处13年监禁,另加10年过渡期,并禁止从事任何与儿童接触的工作。
光从文字中大家可能不知道这判罚的严重程度,简单来说这比弗吉尼亚州“过失导致死亡的刑期还要高”,我们还可以对比一下国内的法律,相信大家会更清晰一些。
我国刑法里没有“虐待儿童罪”,所以儿童虐待的判罚依据是“虐待罪”,虐待罪的法律依据:第二百六十条虐待家庭成员,情节恶劣的,处二年以上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致使被害人重伤、死亡的,处二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从保护力度来讲,是不是高下立判呢?
Past 2
推搡、管芥塞嘴,携程的这次虐童事件,再次引起父母们的共鸣和担忧,在了所有人——刚刚挣扎着进入中产的国人的伤口上,狠狠的洒了一把盐:
别谈什么无处安放的青春了,我最无处安放的是我家孩子。
别谈什么城市心灵和人际信任了,我最想要的,是一个可以信任的育儿嫂。
火辣辣地疼啊。
孩子是每个家庭的共同疼痛。
而孩子,在一个没有做好“儿童友好”准备的社会里,积累了无数的憋屈、愤怒、伤害、恐惧。此刻,都一涌而出。
中国真的还没做好“儿童友好”的社区。
儿童友好社区是这样的:是对儿童权利、儿童福利体系的社区化演进,能够为少年儿童提供安全幸福可靠的成长环境,能够从社区中获益,.社区中有益于身心健康的建筑及自然环境……
这一理念,任重而道远.......
Past 3
病态人格的人很多。欧美也不例外。怎么避免这些人渣接触孩子呢?
抚育儿童又是一项特别特殊的工作,儿童因为无力表达,也不能自我保护,照顾他们的成年人,实质上是拥有着对儿童至高无上的权力的。
在制度设计上,儿童保护法律首先就是假设,每一个照顾儿童的监护人都有可能是恶的。
在社会意识上,每一个人都深入内心地把保护孩子视为一个人的基本道德,不管是自己家孩子,还是别人家孩子。
在我来看,携程虐童视频里,最让人痛心也让人觉得院方难辞其咎的有几个细节。
虐童阿姨嚣张地踢打孩子时,边上有其他老师在,竟然没有制止,在美国,教师、警察、影像工作者等等,虐童如果知情不报,同样要接受非常严重的惩罚!!!
欧美大量的幼儿教师取得学士、硕士资格,博士也有。工作本身也是有体面薪水的,工作环境也优美而有尊严。更重要的是,她们大多数情绪稳定、人格健全、真心喜欢孩子和自己的工作。
如果是在私立幼儿园上班,薪水更高。环境更友好。
老师和孩子的比例是有限额的。0岁-1岁的孩子,1位老师照顾不超过3个。4岁以上的孩子,不超过12个。被任用的老师多为三四十岁以上的女性,对婴幼儿行为有更多的宽容理解和共情。
在中国绝大多数幼教机构里,虽然也在效仿国外,一个班配两个老师加一个生活阿姨,但孩子上限往往不封顶。
再加上普遍的人文教育水准差,留守儿童长成的80后、90后本身多数有心理问题,未经筛查地大量进入幼教机构。
一位网友讽刺地说:“去年我自己去考了个幼教资格,我们班级里像我这样的全职妈妈少得可怜,大多数是十八九岁高中没毕业的小姑娘,并不是喜欢这个行业,而是找不到工作,也没其他技能,觉得幼教比较容易做,就来考资格了。自己的人生也是一片没头绪,浓妆艳抹、满口爆粗,自己还玩不过来呢,脾气也大得很,情绪也不稳定,一想到她们会成为未来很多孩子的老师,我真是担心极了。”
Past 4
国民教育,尤其是幼儿教育,是一个民族素质的未来,美国人正是很早就意识到这个问题,所以在儿童的保护上,极尽所能!
多少曾经被日本的幼儿教育所“震惊”,自认中国孩子在起跑线上就输了!感慨日本小朋友的素质和教养,难道这些日本孩子生而知之吗?
事实上,自明治维新之后,二战战败后,即使国贫民困,他们也在坚持幼儿教育义务制,给幼儿提供免费营养餐,他们当然知道“少年强,则国强”。
一个儿童的人生前7岁,生命的前三岁,都是一生最重要的基石。
一个民族的儿童的亲子关系和幼儿教育,是民族百年的基石。
一个没有打好基础的社会,在大学教育投入再多的资源,也只是一个金头银身铁臂的巨人,它的腿是泥土做的,异常脆弱。
2015年,我国的教育经费总投入是36129.19亿元,国家财政投入为29221.45亿元,占到GDP的4.26%。
十年前,也就是2005年,财政对教育的投入占GDP的1.3%。
进步是明显的,但是对比。
德国的5%,美国的7%左右,差距依然巨大,何况我们的人口基数放在这里,平摊到每个小孩头上,教育资金紧缺的很。
Past 5
儿童福祉在欧美也是经历了100多年的努力,才逐渐成为社会共识,我们的邻居日本也经历一个多世纪的育才坚持,才留住了在困境中崛起的潜力。
中国过去三十年,跳跃式的完成了许多国家半个世纪到一个世纪的发展历程,但对于儿童福祉的诉求,也只是近十年才出现了根本性的改变。
现在我们意识到它是一个痛点,正是改变的好时机,建立儿童友好社会的,需要我们上下努力!